水產前沿網報道,這里用飼料養鱖魚,畝均利潤達4.6萬元! 地處江南水鄉的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以“兩強一增”行動為引領,扎實推進“一縣一業”鱖魚產業發展,不斷擦亮池州“中國鱖魚之鄉”金字招牌。 該縣水域寬廣,漁業資源豐富,發展水產養殖優勢明顯,其中又以鱖魚產業最為突顯。據悉,該縣鱖魚產量、規模和養殖水平,目前均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鱖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刺少肉多,實為魚中佳品。東至縣鱖魚養殖最早起步于大渡口鎮!白畛跏窃谏鸷蜻M行圍網養殖,2003年開始推廣池塘養殖!睎|至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程文平介紹,2013年在縣農業部門大力推動下,大渡口鎮成立了多家鱖魚養殖專業合作社,鱖魚養殖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作為東至鱖魚的主產區,大渡口鎮鱖魚養殖面積現有6000多畝,年產量約300萬斤,年產值1億元左右,并形成了池塘主養、“稻漁輪作”等多種模式。目前,當地400余人直接從事鱖魚養殖、加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2008年以來,我一直搞稻蝦綜合種養,總面積有1170畝。也就是每年種一季水稻,稻田里養殖小龍蝦。近幾年才開始搞‘稻—蝦—鱖魚’輪作,今年鱖魚養殖面積有470畝!睎|至縣大聯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萬友告訴記者,公司年產小龍蝦約7萬斤、鱖魚約6萬斤;去年他還與人合作建了鱖魚加工廠,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據統計,目前東至縣鱖魚養殖經營主體共有115家,其中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8家;2021年鱖魚養殖面積1.399萬畝,產量490萬斤,產值1.86億元。分模式看,池塘精養3280畝、“稻—蝦—鱖魚”輪作綜合種養3140畝、飼料鱖魚7570畝。 為推動鱖魚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優,東至縣委、縣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強化技術支支撐,聯手科研院所開展相關技術交流與合作。今年該縣積極爭取省、市級財政銜接資金支持鱖魚產業發展,共計安排補助227萬元。大渡口鎮新豐圩村鱖魚養殖基地650畝魚塘改造提升,魚塘砂石路修建、排灌設施改造,獲得補助資金197萬元;東流鎮金山村發展蝦鱖混養,獲得補助資金30萬元。 當地部分鱖魚養殖企業聯合中國水產科學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武漢市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開展技術交流合作,加快鱖魚苗種繁殖試驗,采用生物調水技術、生物絮團發酵技術,開展鱖魚苗種病害檢測。目前已引進“廣清1號”、“全雌鱖魚”新品種兩個。同時,因地制宜推廣生態養殖新技術,建立了3個無公害生態鱖魚養殖基地。 “一直以來,鱖魚都是以吃鯪魚等活魚為生。其養殖水面利用率較低,商品魚養殖水面只能利用1/3,其余2/3要用來養殖鱖魚的‘餌料魚’,這是制約鱖魚養殖業發展的一大難題!痹诎不战艽箫暳嫌邢薰究偨浝硗醣罂磥,這種用活魚做餌料養殖鱖魚的“天然”模式,可否改變呢?可以!研發出一種適合鱖魚吃、鱖魚也愿意吃的飼料來。 2019年,位于大渡口經濟開發區的安徽杰大飼料有限公司開展了鱖魚飼料養殖試驗,攻克鱖魚育苗、馴化等技術難點,引進膨化飼料生產線兩條、臺灣宜大顆粒水產飼料生產線一條,專業研發、生產銷售各類高檔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為當地鱖魚飼料養殖找到了突破口。此舉,不僅大大節省鱖魚養殖成本,還可有效減輕傳統活魚餌料養殖鱖魚帶來的病害感染和水質污染。 “攻克技術難點,改變傳統養殖模式,提高了池塘水面利用率和鱖魚的產量,為東至鱖魚產業發展開拓一片新天地!蓖醣蠼榻B,用飼料養殖的鱖魚,畝產量一般在1000至1500公斤,畝均利潤可達4.6萬元。 在鱖魚精深加工方面,大渡口經開區依托鱖魚養殖良好的產業基礎,去年引進了池州市池一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萬斤水產品加工生產線項目,致力構建鱖魚產品加工、批發、配送、速凍保鮮于一體的產業體系,當年9月份正式投產。該公司購置先進設備20臺,建有標準化加工、包裝、冷藏、制冰、加氧等車間。 “我們嚴格遵循傳統自然發酵工藝,以保證徽派‘臭鱖魚’的原始風味!痹摴究偨浝硎杵急硎,力爭今年產量達到100萬斤,努力將東至鱖魚這一特色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 產品沒特色,難形成品牌;品牌若不響,也打不開市場。東至縣注重鱖魚品牌營銷宣傳,通過微信、微博、抖音、政府官網等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介,組織經營主體參加各類農交會、農博會、農展會,提高東至鱖魚的知名度。 “東至現有‘池一魚’、‘升金’、‘徽綠’三個鱖魚品牌,鱖魚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睎|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吳永清表示,下一步將推深做實“兩強一增”行動,努力使鱖魚產業在“十四五”末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0億元。 本文轉自【安徽日報】。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系wx@ fishfirst.cn。 |
重點推薦 |
|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水產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水產頻道)”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產頻道聯系。聯系方式:020-85595682。